-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素结合蛋白指的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质,具有的临床意义包括感染诊断、创伤评估、炎症性疾病判断等。
1、感染诊断:肝素结合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感染的生物标志物,比如患有败血症的患者,出现肝素结合蛋白水平升高时,提示着存在感染,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2、创伤评估:受到创伤后,出现肝素结合蛋白水平升高与炎症反应具有一定关系。可以通过监测肝素结合蛋白水平,评估创伤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炎症性疾病判断:肝素结合蛋白在判断炎症性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时,肝素结合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除此之外,还具有抗生素治疗指导、预测器官功能障碍、预测疾病危险程度、作为治疗靶点的指标等临床意义。出现肝素结合蛋白水平异常时,需要及时到医院普通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疾病,积极治疗。
-
-
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微球蛋白指的是β2微球蛋白,它可以反映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否受损,或者滤过负荷是否有增加的情况,一些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早期可以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升高,如果影响到肾小球滤过功能时,常常β2微球蛋白也可... 详细»
-
-
尿蛋白质阴性临床意义
尿蛋白质阴性,这个属于正常的,因为正常的尿液之中是不应该存在蛋白质的,如果说出现了尿检蛋白质阳性,就说明有肾脏相关的问题,需要到医院肾内科就诊进一步的明确诊治,在临床上造成尿蛋白阳性,最常见的疾病是肾... 详细»
-
-
尿转铁蛋白临床意义
尿转铁蛋白的意义是判断有无早期肾小球损伤。临床上尿中转铁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的,它是一种球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铁。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尿转铁蛋白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患者肾小球出现损伤时,负电荷减少,因... 详细»
-
-
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尿的白蛋白超过正常范围的排泄量,但低于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尿蛋白值时,称为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是反映早期肾小球是否病变的敏感指标,指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以及胰岛素抵抗力损害,对高血压、泌尿系疾病、糖... 详细»
-
-
胆红素偏高的临床意义
胆红素是由红血球在体内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胆红素偏高可以提示肝功能异常、红血球破坏或胆道梗阻等问题的存在。其临床意义如下:1.指导治疗:胆红素偏高时,通过对胆红素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引导临床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