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一种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的疾病,而心肌梗死往往是突然发病的,抢救不及时就会危及到生命。本身有较高的心肌梗死发病率的人群,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各项预防保健措施,包括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多喝水、放松精神状态等。
预防心肌梗死的七个方法是什么?
一、坚持做好三个半分钟
睡觉醒来需要起床时,不要立即猛然起身,最好先在床上躺半分钟,然后坐起来缓半分钟。此外,穿上衣服之后,最好再把双腿垂到地上等半分钟,可以让身体各系统功能得以调节,减少发生各种意外的几率。
二、合理膳食是维持身体运转的基础
保持饮食清淡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有效方法,平时应该多吃些具有防治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食物,比如可经常吃胡萝卜、红薯、西红柿、茄子芹菜等食物,这些食物含有纤维素和胡萝卜素,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燕麦粉、燕麦片,也是平时可以多吃的食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此外,可多吃黑木耳,不仅能降低血粘度、胆固醇,防治心肌梗死,同时还能提高抵抗力。
三、及时补水分,可多喝绿茶
发生心肌梗死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与平时出汗多、喝水太少、血液浓缩等因素也有关系。因此,想要远离冠心病的危害,平时应该注意多喝水,但应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喝水,不能一次喝太多。研究表明,绿茶当中含有的成分不仅可以防治动脉硬化,还能防癌,因此平时也可以经常喝绿茶。
四、不要喝冰水,也不要吃冷饮
研究发现,当人体内摄入一定量的冰水之后,就会导致心电图出现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喝冰水同样也会诱发心肌梗死。并且,也有很多得了心脏病的患者是因为短时间内饮用大量冰水或者或者冷饮而诱发的,因此大家在平时一定要谨慎小心。
五、坚持午睡,每次半小时
最好从年轻开始养成每天午睡半小时的习惯,研究发现,经常这样午睡的人比不睡者发生心脏病的几率少很多,主要是因为午睡会促使血压下降、减慢心率,让全身机能得以调整。
六、要放松精神状态
情绪激动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远离这些疾病的危害,一定要注意放松精神状态,舒缓自己的精神压力。
七、谨防高发时间段
临床中总结认为,每天上午6—11时是心脏病的高峰时间段,高危人群在这些时间段内更应该做好各项护理保健措施,病情严重的话最好提前服药。
-
-
治疗心肌梗塞的方法
心肌梗塞又称为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脏血管突然被完全堵死,引起心脏血流中断,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一种危重病症。可由大量饮酒和吸烟、便秘、寒冷刺激、暴饮暴食、激动、过劳等因素诱发。临床以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 详细»
-
-
预防心肌梗塞的方法
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科比较多发的疾病。它的病因比较复杂,当患者工作不注意休息,让身体出现劳累,或者受到刺激等,都会造成心肌梗塞的出现。患上心肌梗塞给健康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每次病情发作时,患者的都会出现心... 详细»
-
-
突发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
心肌梗塞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持续性和急性缺氧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常见的表现症状是突然发作且剧烈持久性的胸骨后有压榨性、窒息性和闷胀性的疼痛,主要是由于情绪波动、过度劳累和暴饮暴食等因素引起的心... 详细»
-
-
突发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
心肌梗塞是高发疾病,国内每年就有五十万个人患上此病。造成心肌梗塞出现的因素是比较多的,多数都是寒冷刺激、激动、暴饮暴食、吸烟喝酒等引起的。心肌梗塞病情发作时是很严重的事情,患者会突然出现心绞痛,心律失... 详细»
-
-
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心肌梗塞是常见病,患病后对身体伤害大,也会出现很多症状,最常见的就是胸痛,不及时治疗会让胸骨后还有背部,肩部,下巴等部位放射,持续时间多是二十分钟以上,一般还伴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对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