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蹲下一段时间后猛地起身,就会感觉头晕目眩。其次,在运动结束后,也可能会感到胸闷恶心。其实,长期出现这些症状就应该提高警惕。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血压已经低于标准值,这些症状都是在告诉你,必须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一旦血压过低,其造成的危害可不止一星半点。
一、低血压
低血压一般是指人体血压低于正常的状态,年龄、体型或是性别,都会对人体血压的高低造成影响。低血压并不算是一种疾病,轻者大可不必过于担忧,只需要适当的调节睡眠、饮食等便可缓解症状。但长期的低血压则会使人常常感觉头晕、四肢无力,十分容易困倦,进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低血压的危害
一般情况下,低血压的人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使人感觉精神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低血压严重的时候,甚至会使人发生晕厥,突然的昏厥容易造成擦伤、骨折甚至是更加严重的后果。试想,当你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时突然晕倒,将多么的危险。长期的低血压还会使人心情忧郁,丧失工作和生活的激情,乃至诱发抑郁症。
不仅如此,国外专家的研究还表明,低血压易导致心脏梗塞和脑梗塞。病情严重的低血压者,每当剧烈运动时血压会快速下降,可能会导致缺血性中风,被迫长期卧床不起。另外,长期的低血压也可能会诱发心肌缺血等疾病。
三、低血压人群的合理饮食
治疗低血压,饮食疗法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措施。正确的饮食习惯,能够不断的改善人体各项机能,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使血压逐步上升并保持在正常的水平。
低血压的人在饮食方面尤其要注重营养的充分摄入,多食用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肉类、鸡蛋、奶制品等等。尤其是体质相较虚弱者,更要保证足够的营养物质的摄取。其次,红枣、枸杞适当食用对于缓解低血压也十分有益。尤其要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能够有效提高血压。值得注意的是,低血压人群应减少玉米、地瓜等食物的食用,避免血压降低。
总之,合理的饮食可以有效缓解低血压造成的各种不良症状。但是,饮食疗法并不是万能的。当感到血压过低、症状较严重时,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
-
发热低血压
发热合并低血压,需要警惕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原则,主要包括液体复苏和抗感染的治疗,首先需要补充患者的血容量,有助于组织器官的灌注。具体补充血容量的方式可以采用先晶体液后胶体液,患者出现高热、贫血,或者是... 详细»
-
-
低血压有什么危害
低血压是指人体内的循环动脉压力比正常值要低,正常血压变值波峰很大,随年龄、体质、环境的不同而有变化。成年人收缩压即高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压低于60mmHg,就被认为是血压偏低。绝大多数低血压... 详细»
-
-
长期低血压
长期的低血压,绝大部分属于生理性的低血压,一般血压只是轻度的降低,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对于这一种类型大多数不需要进行治疗。因为过度的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平时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方式,加强体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