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心血管内科通过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成功救治78岁心衰患者,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下地活动,对手术效果赞不绝口。
据了解,年近80岁的黄爷爷(化名)在12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在外院接受“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改良左房MAZE术”,近期因活动后气促一周于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经检查发现黄爷爷病情极为复杂,除了主动脉瓣相关问题,还被诊断出慢性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细菌性肺炎、肺占位性病变、阵发性心房扑动以及多发性肾囊肿等多种病症,最终被诊断为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后衰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指南为I类推荐,A级证据)是最佳治疗方式。
心血管内科主任崔凯介绍,外科生物瓣衰败后的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Valve-in-Valve,VIV)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通过在衰败的外科生物瓣内植入经导管瓣膜来重建瓣膜功能。其适应症主要包括生物瓣衰败(如狭窄、反流或两者兼具,导致临床症状或心功能恶化)以及手术高风险患者(因高龄、合并症或既往手术史不适合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外科生物瓣衰败后的瓣中瓣置换术(VIV)存在诸多技术难点,由于需要嵌套置入瓣膜,如何保持嵌套瓣膜的位置稳定及形态正常、避免冠脉阻塞和术后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异常升高及避免衰败瓣膜或血栓诱发中风成为了TAVR术中瓣中瓣技术的三大挑战。加上黄爷爷高龄、身形瘦小、基础疾病多且肺功能较差,主动脉瓣科瓣中瓣(TAVRINSAVR)手术风险极高。
对此,崔凯主任组织超声诊断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重症医学科、血管外科、输血医学科、神经内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充分讨论后建议限期行TAVR术,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了周祥的手术方案。
手术当天,麻醉科主任赵振龙团队实施局部麻醉+镇静,心血管内科主任崔凯瓣膜手术团队实施TAVR手术,手术过程顺利,复查见瓣膜工作良好,位置理想无瓣周漏,瓣口无明显压差,超声诊断科副主任吴华雯行经胸超声测量瓣口流速140cm/s,跨瓣压差5mmHg,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前最担心的瓣口残余狭窄和中风的问题都没有出现。
术后黄爷爷快速恢复,精神、食欲俱佳,胸闷、气短症状一扫而光,术后6小时便能够下地看望隔壁床位病友,他笑着说:“现在走路轻松多了,胸口压着的大石头不见了。手术也很快,不到2小时就结束了,手术结束我就醒了……”
据悉,此次心血管内科成功实施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标志着当前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已具备TAVR手术能力及围术期的全程综合管理能力,填补了增城区在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疾病综合诊疗领域的空白。
(通讯员:刘进娣、邱世锋;图片由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