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士超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异常,即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节律由心脏内部的传导系统控制,通过一系列的电信号来调控心脏的搏动。当这个传导系统出现问题时,就会引发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包括婴儿、儿童和成年人。它可能是由心脏本身的问题引起的,比如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也可能是由其他疾病或状况引起的,比如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此外,某些药物、药物滥用、酗酒和吸烟也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症状因人而异,可能包括心悸、胸闷、心慌、头晕、乏力等。有些情况下,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需要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才能发现。
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心脏起搏器等。药物治疗常常用于控制心率和维持心律的稳定。手术治疗包括电生理治疗、消融术和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进行心脏外科手术。
预防心律失常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应激,远离吸烟和酗酒等。对于有心脏病史或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定期的医学检查和规律的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问题,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大部分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
-
急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跳动异常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心跳过快或过慢、头晕、晕厥、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会突然出现,也可能逐渐加重。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性... 详细»
-
-
中医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和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中医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脏的气血阴阳失调有关。心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它的正常功能依赖于气血的充足和运行通畅。如果气血不... 详细»
-
-
心律失常如何预防
心律失常,作为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的一种表现,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预防心律失常,从生活细节做起,是每位心血管健康守护者的重要任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