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士超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当人体从躺卧或坐起的姿势改变时,血压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当人体从躺卧或坐起时,由于重力的影响,血液会立即下移至下半身,导致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将血液泵送至大脑和上半身,从而使得血压能够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当患有体位性低血压时,人体无法有效地调节这种血压下降,导致短期内出现头晕、眩晕、乏力、虚弱、心悸等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通常分为三种类型,直立性低血压、难治性低血压以及中枢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从躺卧或坐起时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并且在短时间内会导致头晕等症状。难治性低血压是指即便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改变饮食、增加水分摄入等,仍然无法有效地缓解低血压的情况。而中枢性低血压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导致的血压下降,通常需要针对性的治疗来解决此问题。
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年龄、药物使用、长期卧床、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年龄因素使得血管壁变得僵硬,难以有效地调节血压;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或利尿剂可能会对血压产生负面影响;长期卧床使得身体对重力的适应能力降低,神经系统疾病也有可能影响血压的调节功能。
治疗体位性低血压应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调整药物使用、穿弹力袜、增加体力活动等。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均衡、适量饮水、适当运动、避免快速变换体位等也有助于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的治疗。
-
-
怎么确定体位性低血压
由于体位改变而出现低血压的状态,就是临床所说的体位性低血压。低血压会使血液动能不足,而导致脑供血出现问题,患者会出现头晕难受甚至晕厥的症状。在指标测量时,当患者从平躺转入站立时,如果收缩压测量值比平时... 详细»
-
-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患者因体位改变而出现血压骤降的情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体位性低血压。那么,体位性低血压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解答。??定义??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体位改变如从卧位或蹲位... 详细»
-
-
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有哪些?低血压兆细解读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体位发生改变时??,血压出现突然下降,血液在短时间内无法充分供应到大脑等重要器官,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那么,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有哪些呢?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常见症状有:1、头晕??:当... 详细»
-
-
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及预防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当身体从躺卧或坐起的姿势变化时,会出现血压突然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头晕、眩晕、乏力和甚至昏厥,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处理和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尤为重要。处理体位性低血压的方法... 详细»
-
-
体位性眩晕低血压怎么办
体位性眩晕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是由于体位改变导致血压突然下降,引起头晕、眼花、乏力等症状。对于这种病症,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和预防:1.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