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士超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是指血压值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情况,通常指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低血压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虚弱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意识丧失,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低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和体弱者,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调理:低血压患者应该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肉类、蔬菜、水果等,以增加血液中的胶体渗透压,提高血压。
2.饮水量控制:低血压患者应该注意适量饮水,避免过度饮水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降低。
3.合理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血压。但是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以防止血压下降过快。
4.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调节自律神经功能,稳定血压。
5.避免受凉:低血压患者易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容易出现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下降,因此应该避免受凉。
6.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压值,对于有低血压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要注意饮食调理,合理运动,适当补充水分,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受凉,定期检查,可以帮助患者稳定血压,减轻症状。同时,不要擅自服用刺激性药物,如咖啡因或者肾上腺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症状。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
-
献血低血压
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最好是不要献血。特别是血压低于80/40毫米汞柱的患者,这种情况本身就需要积极检查处理甚至抢救。而献血会在短期内导致血容量相对急剧的减少,会影响重要脏器的供血,比如引起脑供血不足,... 详细»
-
-
低血压82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通常是指收缩压低于90mmHg和舒张压低于60mmHg。低血压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但如果没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详细»
-
-
长期低血压
长期的低血压,绝大部分属于生理性的低血压,一般血压只是轻度的降低,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对于这一种类型大多数不需要进行治疗。因为过度的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平时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方式,加强体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