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士超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即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低血压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续存在的。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至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
2.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蹲位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时,血压突然下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心悸、冷汗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晕厥。常见于老年人、服用某些药物或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
3.疾病性低血压:某些疾病可导致血压降低,如心脏病、内分泌疾病、感染、营养不良、贫血、药物副作用等。
低血压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暂时不治疗,但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增加盐的摄入、多喝水、避免长时间站立、穿紧身衣裤等。如果低血压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
-
献血低血压
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最好是不要献血。特别是血压低于80/40毫米汞柱的患者,这种情况本身就需要积极检查处理甚至抢救。而献血会在短期内导致血容量相对急剧的减少,会影响重要脏器的供血,比如引起脑供血不足,... 详细»
-
-
低血压82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通常是指收缩压低于90mmHg和舒张压低于60mmHg。低血压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但如果没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详细»
-
-
长期低血压
长期的低血压,绝大部分属于生理性的低血压,一般血压只是轻度的降低,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对于这一种类型大多数不需要进行治疗。因为过度的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平时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方式,加强体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