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用的盆底功能检查包括以下几种:
1.盆底肌电图检查:通过放置在阴道或肛门内的电极,记录盆底肌肉的电活动,以评估肌肉的收缩强度、时程和协调性等。
2.压力性尿失禁检查:通过让产妇在咳嗽、大笑等情况下观察是否有尿液漏出,以评估盆底肌肉的控尿能力。
3.盆底超声检查:通过放置在阴道内的探头,观察盆底肌肉的形态、厚度和收缩情况,以评估肌肉的功能。
4.指诊检查:医生通过手指插入阴道,触摸盆底肌肉的张力和收缩情况,以评估肌肉的功能。
如果在检查中发现盆底肌肉存在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盆底肌肉锻炼、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盆底功能检查应在产后42天进行,因为此时盆底肌肉已经基本恢复到孕前状态,检查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如果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症状加重。此外,产妇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提重物等,以减少盆底肌肉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