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林惠芳主治医师
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吴婕翎主任医师
在育儿过程中,哪一些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宝宝的听力呢?
一、噪音影响
1.高分贝玩具:一些高分贝的有声玩具,如电动玩具枪、摇铃等,以及商场、游乐场等地的高分贝噪音,可能会超过宝宝可承受的分贝范围,长期接触或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可对宝宝的听力造成伤害。
2.电子产品:在给宝宝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听故事,时间长,且音量过大或紧贴耳朵,特别是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也可能损伤听力。
二、不当的生活习惯
1.平躺喂奶:平躺喂奶,或喂奶喂得过多、过急,可能导致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奶,由于婴幼儿咽鼓管的特点,呛奶后容易诱发中耳炎,进而影响听力。
2.过度清洁:有些家长喜欢给宝宝掏耳朵,其实,耳屎一般会自行脱落,家长只需要用湿毛巾擦拭外耳即可,频繁掏耳朵,不仅可能将耳屎推向深处,反而可能损伤宝宝的耳道和鼓膜,进而影响听力。
三、错误的医疗或护理方式
1.滥用药: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生病后,喜欢凭经验自己给孩子买药吃,然而,小儿由于肝功能发育不全,代谢较慢,滥用药物,特别是一些抗生素,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引发毒性反应,导致药物中毒性耳聋,损伤宝宝的内耳功能,导致听力下降。
2.强灌药:捏着鼻子给孩子强行喂药,或看到孩子哭闹厉害时依旧强行灌药,可能导致药液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腔,引发中耳炎,从而影响听力。
3.擤鼻涕:连通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之间的管腔--咽鼓管,它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平时是闭合的,只有在吞咽或者打哈欠时,它才会张开,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的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
过度用力捏紧鼻子擤鼻涕时,咽鼓管会把空气送到中耳腔,使之出现耳闷、耳鸣,脓鼻涕在咽鼓管的作用下轻而易举就入侵中耳腔,引起中耳炎,进而影响听力。
四、外伤或疾病
1.外伤:外伤时可因鼓膜穿孔等而导致声音传导途径受损,进而影响听力。
2.中耳炎症: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鼓室内积液、负压,从而造成传导性听力障碍;化脓性中耳炎则可能导致鼓室内、乳突内积脓或听小骨损伤,耳道内积脓,同样会影响听力。
家长们应尽量避免上述损伤孩子听力的行为,同时,如果宝宝出现对声音反应迟钝、日常听说行为异常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通讯员:王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