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胸痛发作2小时进展至呼吸衰竭?凶险型肺栓塞患者的生命接力

起病时仅仅以为是普通的胸痛,凶险型肺栓塞却让34岁的阿珊(化名)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咳嗽、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短短几小时,阿珊就经历了从急诊抢救到手术室取栓的惊险历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多学科团队凭借快速反应与精准协作,最终帮助这位凶险型肺栓塞患者转危为安。

胸痛伴呼吸困难,竟是凶险急症“找上门”

发病的傍晚,阿珊因“上厕所后胸痛伴呼吸困难2小时”被家人送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急诊团队接诊时,阿珊已经出现口唇发绀、四肢冰冷的症状,且其血氧骤降至78%、心率增快、血压下降,一切都预示着病情已经危及阿珊的生命。

急诊科余涛教授团队迅速为阿珊安排了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显示阿珊出现了左右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栓塞,血栓几乎完全阻塞血流!更危险的是,她的左下肢深静脉还有广泛血栓,随时可能再次脱落、加重病情。

影像显示阿珊出现了大片肺动脉主干血栓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黄楷教授介绍,肺栓塞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一旦大块血栓阻塞肺动脉,患者死亡率高达30%。而彼时阿珊已经出现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病情极其凶险、生命危在旦夕!

接力与死神赛跑,逸仙多学科联手“拆弹”

时间就是生命,医院急诊科、血管外科、影像科迅速集合,为阿珊开启绿色通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莉副教授介绍,绿色通道包括优先检查、紧急溶栓、精准取栓、精细监护、精准调药等环节,临床专科各司其职,共同打响生命保卫战。

急诊科迅速排查、影像科高效响应,阿珊入院不到30分钟就获得了精准的诊断并接受治疗。医院血管外科黄楷教授团队第一时间就位会诊,当机立断决定在阿珊接受手术前就启动溶栓,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解部分肺动脉内血栓,减轻血栓负荷,为手术争取宝贵时间。血管外科黄楷教授团队连夜为阿珊行肺动脉溶栓+取栓术,清除致命血栓;并在术后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拦截下肢血栓“卷土重来”。

术前造影提示阿珊左下肺动脉右上肺动脉栓塞

术后复查显示阿珊双肺动脉血流通畅

术后,阿珊被转入急诊ICU接受进一步监护治疗,余涛教授团队带领EICU团队成员针对阿珊仍存在右心衰竭、肝功能受损、潜在肺部感染、溶栓后出血倾向等问题,严密监测凝血功能与器官损伤,通过输血、抗感染、护肝等综合治疗,稳住了岌岌可危的生命体征,逐一精细化指定治疗方案,阿珊也日渐恢复。

阿珊日渐恢复

脱离生命危险后,阿珊在血管外科病房继续住院治疗,血管外科及药学部团队共同为她开展血药浓度监测、抗凝方案精准调药、心肺用药调整等,避免后续发生血栓后遗症和肺栓塞后遗症,确保患者生活质量。

“谢谢你们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阿珊在生命接力棒的顺利传递下平稳康复,并于术后10天出院。

守护生命每一环,专家提醒不明原因胸痛应及时就医

“从急诊室的争分夺秒,到手术室的精准操作,再到重症监护的全程护航,这是多学科协作下‘教科书’式的肺栓塞急救案例。”黄楷教授介绍,在阿珊的诊疗中,快速诊断、精准治疗和个体化康复环环相扣。

而阿珊的康复不仅得益于先进技术,和医患之间的高度信任,早期识别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咳血)、及时就医亦是关键。

黄楷教授提醒,长期久坐、口服避孕药、吸烟等高危人群,若出现不明原因胸痛或呼吸困难,请立即就医。

如何预防血栓?专家介绍,保持健康的体重和体型;科学合理的运动和放松;定期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应坚持至少1-2年/次的科学体检);40岁以下易栓人群,经专科判断后,强烈推荐易栓基因检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饱食、嗜烟酒、久坐久站等)

【专家简介】

黄楷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

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办公室副主任

专业特长:擅长急性血栓性事件诊治与抢救;复杂易栓症、肿瘤血管相关疾病的诊治;年周围血管手术最高可达600例。

社会任职:国际脉管联盟青年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广东省抗栓医药共管联盟副主委、广东省精准医学学会血液分会出凝血青年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联盟临床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学专委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心血管健康专委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专家等。

学术成就:主持多项国家及省自然项目基金,累计发表实际第一或最后通讯SCI论文30篇,10余篇国内核心心期刊,参与并编写了多本专科专著、专利2项。

门诊安排: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本部(周二下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周一下午)

李莉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现任急诊医学科副主任

第七届羊城好医生、广东省卫健委推选“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个人”

专业特长:先后从事呼吸专业、急诊危重症专业多年,熟练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各种危重症的抢救治疗、急救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毒等重症疾病的救治。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卒中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急症预防与救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装医学应用学会急危重症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就:参与3项广东省及广州市科技项目,发表文章多篇,近2年其中以通讯作者及并列第一作者发表SCI影响因子5分以上两篇。

苏扬帆

心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基础医学博士后

专业特长:长期从事血管外科的医教研工作,擅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肺栓塞,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的诊治及围术期危急重症的管理,并能熟练开展外周静脉血管疾病,如DVT、静脉曲张、动静脉造瘘、血管瘤等的手术治疗。

学术成就:主持博士后面上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基金,发表多篇SCI文章,获批两项专利。

出诊安排:北院区(周三下午),南院区(周五下午)。

杨善

药学部

药师、临床药学硕士

专业特长:擅长血栓性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管理、抗凝药物治疗方案优化以及围术期用药管理等。

社会任职:美国药师协会MTM药师、中国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国家紧缺人才-住院药学监护岗位药师、医院抗凝药师、广东省药学会第二届临床药学服务与实践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免疫抑制药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就:参与编写学术专著《临床处方审核案例详解丛书——内分泌与代谢系统常见疾病》、《外科重症感染与治疗》、《外科抗感染临床药师会诊案例》,共同执笔《慢病患者围术期的用药管理指引》、《广东省易栓症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期刊1篇。

出诊安排:北院区(周二下午)。

(通讯员:黄睿、刘文琴;图片由医院提供)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