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急性肾衰是指在产后10天内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通常发生在产后72小时内。肾脏是体内的净化器,负责排泄体内的废物和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肾脏功能的突然丧失对身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产后急性肾衰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
产后急性肾衰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子痫前期、严重子痫、羊水栓塞性肺动脉栓塞和产科手术后的出血等。此外,产后失血、感染、中毒以及血栓形成等也可能导致产后急性肾衰。除此之外,肝病、心衰、高血糖、高血脂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产后急性肾衰的发生。
产后急性肾衰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常见的表现有水肿、高血压、尿量减少甚至无尿、肾功能恶化等。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治疗产后急性肾衰的关键在于找出发病原因,积极控制血压、改善循环环境、保护肾脏功能、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能会给患者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以协助确诊。有些临床医生还会选择经皮肾活检术,以帮助了解肾脏疾病的性质和程度。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避免高蛋白饮食和高磷饮食,同时还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
总之,产后急性肾衰是一种危险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预防产后急性肾衰的关键是在孕期和产后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身体健康。同时,产后的患者要妥善护理,避免劳累,合理饮食,及时就医。
-
-
肾衰的治疗
对于急性肾衰竭,如果病情较轻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病或去除加重因素,同时给与保肾和支持治疗,如果是最严重的急性肾衰,还可能需要进一步透析等治疗措施。慢性肾衰竭相对治疗措施较多,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调整、控... 详细»
-
-
肾衰的诊断
肾衰即肾衰竭,是指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按其发作之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肾衰竭,是指以肾小球滤过率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周)急剧下降、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 详细»
-
-
肾衰的病因
肾衰竭是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导致肾功能下降,继而引发代谢紊乱的疾病,可以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在肾衰竭的治疗里,相较于药物维持肾脏功能,肾移植是最有效的方法。引发肾衰竭的病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种。 详细»
-
-
肾衰是什么
肾衰通常是指肾衰竭。肾衰竭是指肾脏功能严重受损,不能正常滤清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肾衰竭的发病原因很多,常见的有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等。在肾衰竭病人中,常见的... 详细»
-
-
慢性肾衰竭最近变急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最近变成急性肾衰竭可能有以下原因:1.药物问题: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造影剂等对肾脏有不良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可能因为使用这些药物,导致肾功能突然恶化,发生急性肾衰竭。2.输液不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