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加的一种现象。健康人的尿液中通常只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一般24小时排泄量小于150毫克。当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超过了上述范围,就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的出现,可能是肾脏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其他系统疾病在肾脏的表现。根据蛋白尿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出现障碍导致的蛋白尿,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肾小管性蛋白尿:由于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障碍导致的蛋白尿。
3.溢出性蛋白尿:由于血中异常蛋白质增多,经肾小球滤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在尿中出现而产生的蛋白尿。
4.分泌性蛋白尿: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尿液酸碱度变化,或尿中代谢物质改变,使尿黏蛋白等分泌增加导致的蛋白尿。
5.组织性蛋白尿:由于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导致的蛋白尿。
总之,蛋白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征象,提示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对于蛋白尿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
蛋白尿分度
蛋白尿的多少往往代表了肾脏受损的严重程度,比如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属于少量蛋白尿。1-3g之间,属于中等量的蛋白尿,大于3克,属于大量蛋白尿,而且蛋白定量的不同治疗方案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需... 详细»
-
-
早晨蛋白尿
如果早晨尿检发现有蛋白尿的话,可能说明肾脏有所损伤,比如说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等等,这些都可能引起蛋白尿。但如果是第一次发现的话,一般为了排除检验误差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建议改天再做一... 详细»
-
-
蛋白尿腰酸
蛋白尿在临床上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肾脏损伤引起的,比如说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一般来说,这些疾病不会直接引起腰酸的症状,所以说在出现蛋白尿,合并尿酸的时候要警惕是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