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小儿内科
婴儿肝功能正常也可能发生核黄疸。
核黄疸,又称胆红素脑病,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过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一种疾病。
虽然肝功能正常可以帮助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但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增加核黄疸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婴儿胆红素水平升高的情况:
-生理性黄疸: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几天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和肝脏代谢能力相对不足引起的。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几周内自然消退,但在某些情况下,胆红素水平可能会升高到引起核黄疸的程度。
-血型不合:如果母亲和婴儿的血型不合,例如母亲是O型血,而婴儿是A型或B型血,可能会发生溶血性黄疸,导致胆红素水平迅速升高。
-感染:某些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可能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
-其他因素:早产、低血糖、酸中毒等情况也可能增加核黄疸的风险。
为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医生会密切监测婴儿的胆红素水平,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光疗、换血等。此外,家长也应该注意观察婴儿的皮肤颜色、精神状态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核黄疸可能会对婴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死亡或永久性残疾。因此,对于胆红素水平升高的婴儿,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对婴儿的健康有任何疑虑,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
-
核黄疸的原因
核黄疸,也称为核黄素缺乏性黄疸,是一种由维生素B2缺乏所引起的疾病。下面将详细解释核黄疸的原因。1.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肝脏功能紊乱,影响胆红素代谢,从而引起黄疸。2.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的产... 详细»
-
-
什么是核黄疸
核黄疸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黄疸类型,通常发生在新生儿身上,是由于红细胞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导致的黄疸。核黄疸通常发生在新生儿的脑干区域,因此被称为“核黄疸”。核黄疸的发生与红细胞的寿命、再灌注和分解有关。在... 详细»
-
-
核黄疸是指什么
核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不能正常代谢而导致的。胆红素是红细胞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会被肝脏排泄出体外。然而,当肝脏功能受损或者胆道出现阻塞时,胆红素无法正常排泄,结果就会导致核黄疸... 详细»
-
-
核黄疸原因是什么?
核黄疸指的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后入侵神经系统引起的新生儿严重脑损伤,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导致:1、溶血:溶血会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释放出胆红素。当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脏的处理... 详细»
-
-
核黄疸的宝宝症状有哪些
核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黄疸,其主要特征是黄疸的时期相对较长,并伴有其他症状的出现。以下是核黄疸宝宝常见的症状:1.黄疸:婴儿的皮肤和眼白出现明显的黄疸是核黄疸的主要表现。黄疸通常先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