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和内部情况的感知和反应能力降低或丧失的一种症状。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意识水平、反应程度和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等指标来对意识障碍进行分级。以下是意识障碍的分级标准:
1、清醒:患者完全清醒,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有明确的认知和反应,语言表达清晰合理。
2、嗜睡:患者虽然有一定的意识和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但容易进入嗜睡状态,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迟钝,难以保持清晰的语言表达。
3、昏迷:患者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都明显下降,处于半闭眼或闭眼状态,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和表达,需要外界强烈刺激才能唤醒。
4、深昏迷:患者完全丧失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呈现出全身肌肉松弛、瞳孔扩大和脑干反射减弱等症状,需要持续给予外界刺激才能维持生命。
意识障碍的分级标准是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治疗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分级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及时纠正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发病因,帮助患者恢复意识水平和正常生活功能。
-
-
植物状态属于哪种意识障碍
梁一鸣 副主任医师
-
-
心衰会引起意识障碍吗
曾锐祥 主治医师
-
-
心肺复苏后意识障碍多久恢复
于纯文 副主任医师
-
-
脑卒中意识障碍会有什么表现
柳华 主任医师
-
-
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如何评...
赵艳艳 副主任护师
-
-
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有哪些
徐桂兴 副主任医师
-
-
意识障碍的分类
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大脑的疾病,大脑系统受到伤害,会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觉醒障碍和意识内容的异常,它最主要的原因包括颅内的病变和颅外病变。颅内病变常见于广泛的大脑的炎症,还有幕上占位性的病变造... 详细»
-
-
意识障碍的饮食
意识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确认,其病因主要有外界创伤、脑部疾病、营养流失等因素有关,患有意识障碍的人除了不能受到外界刺激外,饮食上也尽量不要吃能引起刺激的食品,在饮食方面尽可能... 详细»
-
-
什么是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可能是由于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受到损害,导致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识能力出现异常。根据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种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