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容易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由于肝细胞受损,逐渐被纤维组织所取代,导致肝脏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正常功能。
早期肝硬化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倦、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由于肝脏失去正常功能,血液中的氨和其他有毒物质无法得到及时排除,可能会导致意识障碍或肝性脑病。肝硬化还会引起腹水和食道静脉曲张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危险。
乙型肝炎引起的早期肝硬化需要重视,及时进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对乙型肝炎患者及时进行治疗是防止肝硬化进展的关键。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病毒感染,减少肝脏损伤,降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风险。其次,患者需要遵循医嘱,避免饮酒和接触其他有损肝脏的物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及时进行体检并进行药物治疗。
总的来说,乙型肝炎引起的早期肝硬化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通过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缓其发展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来说,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其他人群来说,也需要加强对乙型肝炎的认识,提高防护意识,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
-
-
乙肝肝硬化
乙肝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导致的。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感染后在全身感染数月至数年后才会引起慢性肝炎。长期的慢性肝炎会导致肝脏出现不可逆的纤维化和硬... 详细»
-
-
肝癌肝硬化
肝癌和肝硬化是两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以下是分析:一、原因1.肝癌: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多数起源于肝脏的细胞。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酗酒、慢性肝病、脂肪肝等。2.肝硬化:肝硬化是指肝脏组织出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