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为了明确诊断药物性肝损伤,可以进行以下特异性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的升高提示肝损伤。血常规可以检测白细胞、血小板等的变化,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凝血功能。
-自身抗体检查:某些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因此可以进行自身抗体检查,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
-肝活检:对于病情严重、诊断困难或需要明确肝损伤的病理类型时,可能需要进行肝活检。肝活检可以直接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有助于确定诊断和评估病情。
-药物代谢酶基因检测:某些药物代谢酶基因的突变可能增加个体对某些药物的肝损伤易感性。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了解个体的药物代谢酶基因型,为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提供参考。
此外,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能进行其他检查,如腹部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以排除其他肝脏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检查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具体的检查项目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史、临床表现等因素综合考虑。在进行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详细的用药史和症状,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此外,预防药物性肝损伤也非常重要。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或滥用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同时使用可能相互影响的药物。对于有肝病史、过敏史或其他特殊情况的患者,应在用药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或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用药情况。
-
-
药物性肝损伤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停用可疑药物:这是治疗... 详细»
-
-
药物性肝损伤分类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肝脏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的一种疾病。根据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以下是药物性肝损伤的分类:1.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分... 详细»
-
-
药物性肝损伤症状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和药物种类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