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勇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下尿路梗阻是指尿液在排泄时受阻的一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尿道、膀胱或输尿管等部位,导致排尿困难或完全无法排尿。下尿路梗阻可能是由于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尿液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有效的排尿对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但是当下尿路受阻时,尿液不能正常排出体外,会导致尿液在身体内堆积,引起尿潴留、尿路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常见的下尿路梗阻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失禁、尿疼痛等。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尿潴留、尿毒症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总之,下尿路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提高预防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生。
-
-
尿路梗阻的病因
尿路梗阻可能是外伤、前列腺增生、结石、肿瘤等原因造成的。1、外伤:尿路受到外伤时,可能会造成尿路结构的损伤或瘢痕形成,引起尿路梗阻。2、前列腺增生: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周围的组织增生,压迫尿道,也会引... 详细»
-
-
尿路梗阻的症状
尿路梗阻的症状可能因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因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症状:1.尿频:患者可能会感到尿频,即尿液产生的次数增多,但每次排尿的量较少。尿频可能是因为患者尿液无法顺利排出而导致的。2... 详细»
-
-
尿路梗阻的诊断
尿路梗阻是指尿液因为各种原因在从肾脏流向膀胱的过程中受到阻碍,这会导致尿液在尿路中堆积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尿路梗阻的诊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来确定。首先,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