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簕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骨科
在日常中,常常会遇到因继发性椎管狭窄前来就诊的患者。继发性椎管狭窄是指由于后天因素,如脊柱退变、外伤、手术等,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压迫脊髓、神经根等结构的病症。其治疗方案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
1. 物理治疗:采用热敷、按摩、牵引等物理手段,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热敷温度控制在 40 - 50℃,每次 15 - 20 分钟,每日 3 - 4 次;按摩需由专业人员操作,每周 2 - 3 次,每次约 30 分钟;牵引重量和时间依病情由医生确定,一般每天 1 - 2 次,每次 20 - 30 分钟。
2.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缓解疼痛与炎症,按说明书或医嘱服用。搭配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修复。若伴有肌肉痉挛,可遵医嘱使用氯唑沙宗等肌肉松弛剂,用药时长和剂量视病情而定。
3. 手术治疗:
减压手术: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且患者出现明显的神经受压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加重,行走困难,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需考虑手术治疗🔪。减压手术主要是切除导致椎管狭窄的增生骨质、突出椎间盘、肥厚黄韧带等组织,解除对神经的压迫,恢复椎管容积。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存在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风险,术后需积极康复训练。
融合手术:对于存在脊柱不稳定因素的继发性椎管狭窄患者,单纯减压手术可能无法维持脊柱稳定性,此时需进行融合手术。通过植骨融合相邻椎体,并使用内固定器械增强脊柱稳定性,减少神经再次受压风险。不过该手术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
继发性椎管狭窄的治疗需要医患密切配合,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若在治疗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变化,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调整治疗策略,促进早日康复💪。
-
-
椎管狭窄治疗
椎管狭窄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种脊柱退行性疾病,临床上根据其发病的位置不同将其分为颈椎椎管狭窄、胸椎椎管狭窄以及腰椎椎管狭窄。其中,胸椎椎管狭窄较少见。椎管狭窄后,使椎管内得脊髓、神经根等受... 详细»
-
-
椎管狭窄检查
椎管狭窄采取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精准的诊断出椎管狭窄的情况,呈现清晰的影像结果。Ct扫描检查主要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分辨的症状和形态变化,并且可以对引起椎管狭窄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日后的治疗椎管狭窄也起到... 详细»
-
-
椎管狭窄检查
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通常是由于骨刺、间盘突出或韧带压迫椎管造成的。通常需要进行X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电生理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查。1.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显示椎体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