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心血管外科

夹层动脉瘤是什么

来源:医联媒体

夹层动脉瘤是一种血管疾病,指的是主动脉壁内部发生层状撕裂,形成假腔并在其中积聚血液。夹层动脉瘤通常发生在主动脉的上升段或降段,属于急性主动脉综合症的一种。该病症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

夹层动脉瘤的形成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感染、外伤或先天性血管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夹层动脉瘤常常无特定的症状,但一旦破裂,会引起突发性剧烈疼痛、血压突然升高、心绞痛、心衰、甚至卒中等严重后果。因此,一旦怀疑患有夹层动脉瘤,需要立即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诊断夹层动脉瘤主要通过心脏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夹层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态。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减少心脏负担,手术治疗则包括主动脉内手术和主动脉外手术,根据病情和患者的整体情况来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手段。

除此之外,患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受凉等,减少因外界因素引起血压升高等危险行为。同时,定期进行心脏彩超和CT等检查,可以随时掌握夹层动脉瘤的病情。

总之,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预防夹层动脉瘤的发生,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动脉疾病。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