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眩晕是指一种感觉上的错乱或不稳定的状态,通常伴随着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眩晕的症状可能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也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眩晕的症状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安全隐患,比如摔倒或者车祸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指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椎—基底动脉是颈椎和颈部肌肉的主要供血动脉,它们是大脑和脑干的主要供血动脉之一。当这些动脉供血不足时,就会导致大脑和脑干受到影响,从而出现眩晕的症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颈部肌肉疾病、颈椎病变、颈椎动脉血栓形成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椎—基底动脉受到压迫或者阻塞,从而引起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症状通常包括眩晕、头晕、耳鸣、视物旋转,严重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呕吐、黑蒙或者意识丧失等症状。
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首先需要明确诊断,排除其他可能的眩晕病因,比如内耳疾病、颅脑外伤、中耳炎等。其次,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总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眩晕病因之一,对于患者来说,及时明确诊断和科学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预防控制一些可能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因素,比如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等,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