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在脑组织外的脑膜下腔中发生的出血,通常是由于血管破裂或破裂动脉瘤引起的。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中之一就是中枢热。
中枢热是指体温过高,通常超过37.5摄氏度,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比如意识改变、谵妄、嗜睡、抽搐等。这是由于脑部疾病引起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兴奋导致的。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病人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其中之一就是中枢热。这是由于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脑脊液吸收受阻,从而增加了脑脊液的压力,刺激了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体温升高。
对于中枢热的治疗,首先需要积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比如手术修复破裂的血管或者瘤体。同时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包括使用退热药物、物理降温等方法,以减轻中枢热的症状。
此外,对于脑部出血引起的中枢热,还需要注意监测病人的脑功能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康复阶段,也需要进行神经功能康复和综合治疗,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总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中枢热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准确的治疗。了解这些症状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