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劳累或过度运动而导致体温调节失常的一种健康问题。当身体无法及时散热,导致体温过高时,就会发生中暑。而出汗是身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机制,因此在中暑的情况下,人体通常会出现大量的汗水。
中暑发生时,人体的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肤发热、脉搏增快等。这些症状是由于身体调节体温的机制出现了问题,无法有效地散热,导致体温持续上升。为了降低体温,身体会通过出汗来蒸发体表的热量,以此来散热。
在中暑的情况下,身体会大量出汗,但由于环境温度高、湿度大,或者运动量过大,导致出汗无法有效散热,体温持续上升,最终会引起中暑。因此,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高温环境、减少过度运动对于预防中暑至关重要。
在发生中暑时,及时将中暑者移到阴凉通风处,解除过热衣物,同时给予冷敷或冷水浸泡,喝温开水或淡盐水来补充体液,都是有效的急救措施。若中暑者出现严重症状,如昏迷、抽搐、意识丧失等,应该立刻就医。
总之,中暑会导致大量出汗,但出汗并不能有效地散热,反而可能导致体温过高。因此,在高温环境下,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做好自我防护,预防中暑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