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晓彦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皮肤科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其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调节饮食,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避免过度清洁和摩擦,使用温和滋润乳。
-控制皮脂溢出,洗头不宜太勤,禁用碱性强的肥皂,可用中性肥皂或硫磺皂。
2.局部治疗:
-糖皮质激素:为治疗中、重度脂溢性皮炎的主要手段,炎症明显或有渗液时,选择溶液剂或洗剂,如1%复方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炎症较轻者选择乳膏或软膏,如0.1%曲安奈德乳膏、1%氢化可的松乳膏等。
-抗菌药物:可减少局部微生物,如酮康唑、伊曲康唑、环吡酮胺等。
-抗真菌制剂:常用的有二硫化硒、酮康唑、联苯苄唑、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等。
-硫制剂:如硫磺、雷琐辛、间苯二酚等。
-角质促成剂:如5%-10%硫磺、3%水杨酸、煤焦油、蒽林软膏等。
-止痒剂:如薄荷脑、樟脑、苯酚、煤焦油酊、糖皮质激素等。
3.系统治疗:
-瘙痒剧烈时,给予镇静剂,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多塞平等。
-维生素B族缺乏者可口服维生素B6、B2及复合维生素B。
-泛发性损害且瘙痒严重者,可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病情严重且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系统用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
4.光疗:
-PUVA疗法:即口服补骨脂素后联合长波紫外线照射。
-UVA1:即口服或外用8-甲氧基补骨脂素后联合长波紫外线照射。
-蓝光或红光:可单独用于治疗轻、中度脂溢性皮炎,也可与局部或系统用药物联合治疗中、重度脂溢性皮炎。
总之,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较多,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