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肝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肝脏功能异常。在脂肪肝患者中,谷草转氨酶水平通常会升高,这是由于肝脏细胞受损或炎症导致的。谷草转氨酶是一种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酶,当肝脏受损时,它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升高。
脂肪肝与谷草转氨酶升高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脂肪肝会导致肝脏细胞脂肪堆积过多,从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造成细胞受损和炎症。这些受损的肝脏细胞会释放谷草转氨酶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其次,脂肪肝也会增加肝脏受到损伤的风险,如酒精、病毒感染、药物等因素都会对肝脏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导致谷草转氨酶升高的情况。
当患有脂肪肝并导致谷草转氨酶升高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首先,减肥是改善脂肪肝和降低谷草转氨酶水平的重要方法。研究表明,减重可以明显改善脂肪肝的情况,从而降低谷草转氨酶水平。其次,避免酗酒和控制饮食,减少对肝脏的负担也有助于改善肝脏功能和减少谷草转氨酶的升高。此外,规律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对改善肝脏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调整生活方式外,药物治疗也可以帮助改善脂肪肝和降低谷草转氨酶水平。例如,抗氧化剂、肝保护剂等药物可以减轻肝脏受到的损伤,减少谷草转氨酶的释放。但在选择药物时,应当遵医嘱,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总之,脂肪肝导致的谷草转氨酶升高是一个常见的情况,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是可以得到改善和控制的。及时采取措施,改善肝脏健康,对于预防肝功能异常和其他相关疾病也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