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来源:医联媒体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或加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控制症状,预防疾病的急性发作,维持正常的肺功能,保障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选择合适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1.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和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类,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具有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2.β2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细胞表面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cAMP浓度,松弛气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类,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是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作为哮喘的控制性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3.茶碱类: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细胞内cAMP浓度,松弛气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茶碱类药物有一定的支气管舒张作用,但其血药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不好,且其代谢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肝肾功能、合并用药等,因此茶碱类药物不作为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

4.抗胆碱能药物:通过拮抗迷走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扩张支气管。抗胆碱能药物有短效和长效两类,其支气管舒张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但不良反应少,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5.白三烯调节剂:通过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和释放,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可作为轻度哮喘的替代治疗药物或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6.抗过敏药物: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哮喘的发作,一般不单独作为哮喘的治疗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外,支气管哮喘的非药物治疗也很重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原是引起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

2.避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也是引起哮喘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等。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等,这些都有助于预防哮喘的发作。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慢跑等,这些都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哮喘的发作。

总之,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需要长期规范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应遵医嘱使用药物,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提高生活质量。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