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芳艳 主治医师 助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肛肠外科
增生性息肉和局灶腺瘤状增生是常见的肠道疾病,属于良性的肠道病变。两者都是由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肿块,但在病理学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来了解一下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指肠道黏膜上皮组织的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息肉。这种息肉一般较小,不会引起严重症状,以粘膜性息肉和颜色较深的息肉为主。常见于结肠和直肠,并且多是单发性的。增生性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腹泻、腹痛等,但一般不会引起恶变,所以通常不需要手术治疗。
而局灶腺瘤状增生是指在肠道黏膜上出现的腺瘤状增生,也是一种良性结肠息肉的一种。其特点是肿块呈蘑菇状,边缘光滑,表面充满大小不一的乳头状突起,较增生性息肉要大。局灶腺瘤状增生也常见于结肠和直肠,也多为单发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腹泻、腹痛等,但也不会引起恶变。
虽然增生性息肉和局灶腺瘤状增生都是良性的结肠黏膜疾病,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其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内窥镜下摘除,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症状和进一步的恶变风险。对于一些较大的息肉或病变程度较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的来说,增生性息肉和局灶腺瘤状增生都是比较常见的结肠黏膜良性肿瘤,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定期的结肠镜检查对于这些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也能有效预防其恶变和引起的其他并发症。
-
-
胃底增生性息肉
胃息肉有七八成都属于增生性息肉,是炎性黏膜增生之后形成的息肉,跟其他肿瘤不同。因为胃底增生性息肉的直径较小,呈现圆形,表面十分光滑,严重时会出现糜烂,因此跟其他恶性肿瘤有本质上的区别。通过检查可以发现... 详细»
-
-
炎性增生性肠息肉
炎性增生性肠息肉是一种肠道疾病,通常发生在结肠内。而炎性增生性肠息肉也被称为炎症性息肉或者假性息肉。是由于结肠黏膜受到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而形成的。炎性增生性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但也有极小的可能性发展... 详细»
-
-
增生性肠息肉多久复查
增生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通常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以及遗传等因素导致肠黏膜发生增生而形成的。增生性肠息肉本身并不疼痛,但如果长时间不加以治疗的话,可能会发展成恶性肿瘤,因此及时发现... 详细»
-
-
增生性肠息肉严重吗
增生性肠息肉主要看息肉的大小来判断严重性。如果息肉小于2cm以下,多数是增生性的,不需要特殊的关注,只要给予内镜下的息肉切除,多数都能达到临床治愈,就不严重。如果息肉比较大,在3cm以上或者更大的息肉... 详细»
-
-
什么是增生性直肠息肉
增生性直肠息肉又称增生性息肉,是直肠常见病。一般来说,青年发病率较低,中老年发病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遗传、炎性增生、其它环境或饮食等相关因素。早期增生性息肉无明显症状。患者出现便血,呈鲜红色,与痔疮尤...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