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上的肿块,通常是良性的,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恶化成恶性息肉。直肠息肉的大小和形状各异,一般在1-2厘米左右,也有小于1厘米的,也可能出现更大的。治疗直肠息肉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内镜下消融。
当发现直肠息肉时,首先需要确定其性质,是否是良性还是阴性的。通常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息肉,并且进行活检来确定性质。在确认了息肉的性质之后,医生会根据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息肉较小,一般可以采取内镜下消融的方式进行治疗。内镜下消融是通过内窥镜引导下的治疗工具,直接对息肉进行高频电凝治疗,使其组织坏死脱落。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于大型息肉并不适用。
而对于较大的或是高度可疑的息肉,一般会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切除可以彻底清除息肉,并且可以对可疑区域进行更加彻底的检查。但是手术治疗的创伤和恢复期相对较长,需要患者进行较长时间的恢复和康复训练。
对于直肠息肉的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要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整。在术后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康复护理,避免疼痛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
为了预防直肠息肉的发生,平时应该合理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多摄入膳食纤维,减少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此外,还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度运动,不要长时间久坐。及时就医、检查也是预防直肠息肉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