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肿瘤科

原发性肝癌如何确诊?

来源:医联媒体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来确诊原发性肝癌:

-B超:是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可以发现肝脏内的肿块或异常。

-CT扫描:能更详细地显示肝脏的结构和病变,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形态。

-MRI:对于肝癌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尤其在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面。

-血管造影:可了解肝脏的血管情况,对于判断肿瘤的血供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甲胎蛋白检测:是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但并非所有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都会升高,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肝功能检查: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有助于评估病情。

-肝穿刺活检:通过穿刺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肝脏表面的情况,并进行活检。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对于肝癌的诊断和分期有一定的帮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并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怀疑有原发性肝癌,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