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尤长宣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门诊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磁共振成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之一。MRI可以提供肝脏的详细解剖信息,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边界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在MRI图像上,原发性肝癌通常表现为以下特征:
1.信号强度:肝癌在T1加权像上通常呈现低信号,而在T2加权像上则表现为高信号。这是由于肝癌组织的含水量较高,导致T2信号增强。
2.形态和边界:肝癌的形态可以不规则,边界可能不清楚,这表明肿瘤可能已经侵犯了周围的肝脏组织。
3.强化特征:在注射对比剂后,肝癌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强化。动脉期强化明显,而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降低,这种强化模式被称为“快进快出”,是肝癌的典型表现之一。
4.包膜:部分肝癌周围可能会有包膜形成,在MRI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环。包膜的存在与否对于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5.血管侵犯:肝癌可能会侵犯肝脏的血管,如门静脉、肝静脉等。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血管是否受到侵犯。
6.转移灶:肝癌可能会发生肝内转移或远处转移,如淋巴结转移、肺转移等。MRI可以发现这些转移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MRI表现并非肝癌所特有,其他肝脏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表现。因此,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时,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怀疑有原发性肝癌,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