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脑组织而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引起脑溢血的常见原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是脑溢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会使血管壁受损,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2.脑血管畸形: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容易在血压波动时破裂出血。
3.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血管壁逐渐变硬、变厚和失去弹性的过程。这会使血管更容易破裂,导致脑溢血。
4.血液疾病:某些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出血的风险。
5.脑淀粉样血管病:这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血管壁上沉积了异常的蛋白质,使血管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6.药物和毒品: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以及某些毒品,如可卡因等,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7.其他因素:头部外伤、脑肿瘤、酗酒、吸烟等也可能增加脑溢血的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突然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因为这些可能是脑溢血的征兆。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脑溢血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