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晓彦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皮肤科
药物过敏性皮疹是一种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疹子、水泡、瘙痒等症状。这种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药物接触后数天内,但有时也可能在数周后才出现。
药物过敏性皮疹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皮疹,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皮肤剥脱、肿胀甚至是过敏性休克。常见的引起药物过敏性皮疹的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以及化疗药物等。
对于药物过敏性皮疹,最重要的是及时识别和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避免继续接触。同时,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一些抗过敏的药物,如抗组胺药,以减轻症状。在出现严重过敏性皮疹的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就医,接受紧急治疗。
预防药物过敏性皮疹的最好方法是避免接触已知会引起过敏的药物。在医生开药时,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的药物过敏史,避免误用药物。同时,如果曾经出现过药物过敏性皮疹的患者,也应该留意未来再次接触相同或相似药物时的可能过敏反应。
总之,药物过敏性皮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反应,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患者应该加强对药物过敏的认识,避免接触已知会引起过敏的药物,减少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同时,在出现过敏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