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是现代人常见高发的一组以肠胃症状为主的综合征,尤其年轻人最容易发生这种综合征。发病后的主要症状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拉肚子或便秘,但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在临床当中并不是非常的清楚。
总结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肠道感染与炎症反应
急性肠道感染是一种容易与拉肚子型肠易激综合征混淆的疾病,而发生了急性肠道感染的患者发生肠易激综合征的几率也会明显的增高很多。因此,急性肠道感染在临床中属于诱发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见危险因素,主要与免疫功能被激活、肠道粘膜炎症反应、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等因素有关系。
2、中枢系统感觉异常
中枢系统感觉异常也是一个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生有很大关系的因素,因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内脏疼痛中枢通路与其他人有所差异。并且,拉肚子型的患者和便秘型的患者的大脑反应区也是稍有不同的。
3、肠道感觉异常
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多存在对管腔(直肠)扩张感觉过敏等病理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平均痛觉阈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现象,而直肠扩张后的不适程度也比正常人增强了很多。并且,直肠扩张后还可能引起内脏-躯体放射性疼痛。有研究结果证实,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的内脏感觉信号处理存在异常。
4、心理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往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异常状态。如果心理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导致病情发作或者症状加重,当患者的心理状态平复后症状也会减轻或好转。因此,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中也把其称为情绪压力综合症。
5、胃肠道动力紊乱
胃肠道动力紊乱是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的病理基础因素,尤其以拉肚子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往往表现为肠道动力亢进。并且,小肠传输时间明显比正常人缩短,结肠动力和收缩力也会明显提高。而发生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肠道动力往往处于不足状态中。
6、脑-肠轴调节功能异常
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对肠道传入信号的处理异常现象,并且,中枢神经系统对肠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往往也存在异常。
-
-
肠激惹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以持续或间歇性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特征改变为特征的肠道疾病。患者以青年和中年人居多,发病年龄多在二十岁到五十岁较为常见,患病者女性较多于男性,具有家庭聚集的倾向,常伴有其他胃... 详细»
-
-
肠易激惹综合征症状
肠易激惹综合征是以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可能因为胃肠道正常结构的缺乏和肠道功能紊乱。多见于20~50岁的女性,有家族聚集的倾向,常与其他胃肠道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