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虽然两种疾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在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上也有一些不同。炎症性肠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这些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紊乱有关。
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通常表现为结肠黏膜的持续性炎症和溃疡。患者可能出现腹泻、便血、腹痛、体重减轻、疲劳等症状。具体症状包括腹泻,有时出现黏液、脓液或血液,大便便形可变,有时呈糊状或水样便;腹部绞痛,通常位于腹部下部,可伴有排气或排便时减轻;体重下降、贫血和疲劳等。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对于结肠炎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和预防复发。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可以分为控制炎症,改善症状和维持缓解三个方面,包括5-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激素等。外科手术一般用于治疗伴有肠道梗阻、腹膜炎、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
总的来说,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常常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复发。同时,家人和社会也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