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血稠是指血液的粘稠度增加,通常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加或者血浆成分减少所导致的一种情况。血稠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
生理性原因包括脱水、运动、高原居住等。当人体缺水时,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浓缩,从而导致血稠。而在运动或高原居住时,人体会产生一些激素,促进红细胞的增加,以适应氧含量较低的环境,从而也会导致血稠。
病理性原因包括高血液黏滞症、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这些病理性原因常常会造成血液中某些成分比例失调,从而导致血稠。
血稠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些危害。首先,血稠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血液粘稠时,血液流动性变差,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发心梗、中风等疾病。其次,血稠还会影响肾脏、肝脏的功能,加重这些脏器的负担。另外,血稠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因此,一旦发现自己出现血稠的症状,如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呼吸困难、乏力等,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此外,平时也应注意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定期进行体检、避免过度运动和长时间高原居住,以预防血稠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