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柳丹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心脾两虚是一种中医证候名称,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腹胀、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或皮下出血、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以下是一些常用于治疗心脾两虚的中药方剂:
1.归脾汤:由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人参、甘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用于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人参养荣汤:由白芍、当归、陈皮、黄芪、桂心、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组成。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3.养心汤:由黄芪、茯神、当归、川芎、半夏曲、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人参、肉桂、甘草、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心神不宁证,症见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4.天王补心丹:由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酸枣仁、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组成。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方剂的使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心脾两虚的治疗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
心脾两虚怎么调理
心脾两虚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理状态,指的是心脏和脾胃功能失调,而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心脾两虚的表现包括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思维不集中等症状。调理心脾两虚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调理、... 详细»
-
-
心脾两虚吃什么最有效
心脾两虚的患者朋友在日常生活当中面色看上去会很差,在工作、学习的时候容易没有精神,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的,否则,越拖越久就只会给患者朋友的身上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想要治疗心脾两虚可以从饮食方面入手... 详细»
-
-
心脾两虚 西医怎么说
当我们谈及“心脾两虚”时,不少人心中都会涌起疑问:心脾两虚西医叫什么呢?心脾两虚是中医理论中对人体身体状态的一种描述,然而在西医的领域里,它又有着怎样的“身份”呢?让我们一起拨开迷雾,探寻其中的关联?... 详细»
-
-
心脾两虚多久能康复?调理方法分享!
我有个同事,之前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还经常跟我抱怨晚上睡不好??,白天上班没精神??,吃饭也没胃口??。我建议她还是去医院做个检查。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这是心脾两虚??,主要是因为她前段时间... 详细»
-
-
心脾两虚?解析它的症状与表现
心脾两虚,是指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证候。??那么,患心脾两虚??一般会出现什么症状?据我了解,心脾两虚可能伴随以下一些症状:1??健忘心脾两虚的人常常会忘记事情,像是刚刚还在手边的东西,转眼就找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