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科 > 中医内科

心脾两虚吃什么药

来源:医联媒体

心脾两虚是一种中医证候名称,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腹胀、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或皮下出血、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以下是一些常用于治疗心脾两虚的中药方剂:

1.归脾汤:由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人参、甘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用于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人参养荣汤:由白芍、当归、陈皮、黄芪、桂心、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组成。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3.养心汤:由黄芪、茯神、当归、川芎、半夏曲、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人参、肉桂、甘草、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心神不宁证,症见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4.天王补心丹:由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酸枣仁、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组成。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方剂的使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心脾两虚的治疗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