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一旦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饮食,合理搭配食物,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首先,应遵循低盐饮食原则。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尽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等。此外,建议少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例如动物内脏、黄油、奶油等,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堵塞的风险。
其次,多食用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降低血脂、降压和增强心血管功能。其中,富含维生素C和钾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西红柿等,更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良好选择。此外,饮食中适量增加豆类、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也能够改善心脑血管健康。
最后,要避免过饱和脂肪酸摄入。饱和脂肪酸是引起血清胆固醇升高的一大元凶,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应减少食用动物脂肪,尽量选择低脂肪的食材烹饪,如蒸、煮、烤等健康烹饪方式。
总之,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危害健康的疾病,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可以预防和减少发病风险的。合理控制摄入盐分和脂肪,多食用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这些都可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