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堵塞而引起的。当冠状动脉遭受阻塞时,心肌的血液供应会减少甚至中断,导致心肌组织缺氧坏死,出现严重的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严重了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现昏迷,这代表患者的病情已非常严重,需要进行紧急的治疗。
在昏迷的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医生会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血液检查和心肌酶检查,以确认诊断,并且可能会进行血管造影等检查来查明病变部位和程度。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给患者进行血管通路介入治疗或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保证心肌的血液供应。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饮食上需注意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服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降脂药物等,并且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脂和心肌酶等指标,以监测病情的恢复情况。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指导,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同时,患者也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健康等,以预防心肌梗塞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