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干部保健科
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引起。如果不及时治疗,心肌梗塞可能导致心肌坏死和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非常重要。以下是心肌梗塞的常见诊断方法:
1.症状: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压迫感、不适或疼痛向肩、臂、下颌、背部或上腹部放射。这些症状通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饱食后出现,并持续数分钟以上。然而,并非所有心肌梗塞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症状,有些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不适或无症状。
2.心电图:心电图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在心肌梗塞发作时,心电图上可能出现特定的改变,如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这些改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发生了心肌梗塞,并确定梗塞的位置和范围。
3.心肌酶学检查:心肌酶学检查是一种测量血液中心肌酶水平的方法。心肌梗塞发作时,心肌细胞会释放出特定的酶,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等。这些酶的水平升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发生了心肌梗塞,并判断梗塞的严重程度。
4.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心脏磁共振成像可以检测心肌的炎症、水肿和坏死等改变,对于诊断心肌梗塞非常敏感和特异。
5.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介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从而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和阻塞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肌梗塞的金标准,可以明确梗塞的原因和部位,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总之,心肌梗塞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等多种因素。如果怀疑发生了心肌梗塞,应尽快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
心肌梗塞用药
我们都知道心肌梗塞这属于一种急性疾病。一旦发病,就一定要得到及时的救治,因为如果抢救不及时,那么就会导致患者死亡。建议心肌梗塞的病人朋友务必要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这一类的抢救药。一旦觉的自己身体不适,呼... 详细»
-
-
治疗心肌梗塞
一旦怀疑自己出现了心肌梗塞的情况,又或者是人体出现了胸痛、胸闷等现象,那么就应该要立即到正规的医院看病。一旦确诊了是患上了心梗,那么就应该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千万不能够耽误。因为心肌梗塞的时间越长,... 详细»
-
-
心肌梗塞用药
心肌梗塞一般是指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用药一般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以及镇痛药物。1.抗血小板药物: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