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蛋白质,它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身体遭受创伤或出现血管损伤时,纤维蛋白原会被激活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凝块帮助止血。然而,当纤维蛋白原水平过高时,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造成纤维蛋白原偏高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其中包括遗传因素、肝脏疾病、炎症反应、某些药物的影响等。一些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纤维蛋白原增高,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此外,肥胖、缺乏运动、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纤维蛋白原的水平。
处理纤维蛋白原偏高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多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也很重要。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水平。
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疾病或存在遗传因素的人群,需要定期关注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调节。在面临手术或其他创伤风险较高的情况下,也需要密切监测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不良后果。
总的来说,纤维蛋白原偏高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纤维蛋白原的水平,降低相关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