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郭兮恒 主任医师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午后低热,体温最高在37.5℃,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如女性排卵期、剧烈运动后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原因则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等有关,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感染是午后低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结核菌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胆道感染、慢性盆腔炎、亚急性心内膜炎等。这些感染性疾病通常会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腹痛、腰痛、心悸、乏力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能导致午后低热,同时还可能伴有皮疹、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导致机体代谢率增加,产热增多,出现午后低热,同时还可能伴有多汗、心悸、消瘦、食欲亢进等症状。
肿瘤也可能引起午后低热,尤其是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此外,一些实体肿瘤如肝癌、肺癌等,也可能出现低热症状。
除了上述原因外,药物热、生理性低热等也可能导致午后低热。
如果出现午后低热,体温最高在37.5℃,且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结核菌素试验、自身抗体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低热只是一种症状,其病因较为复杂,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在就医前,应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以免掩盖病情。同时,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