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道内形成的结石,主要由胆固醇、胆红素和钙盐组成。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黑色素结石和混合结石等多种类型。其中,弥沙状的胆结石是一种相对较小的结石,在胶囊内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粉末,在体外形状呈粉碎状。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胆囊内胆固醇过多、胆汁分泌不足、胆道不良排空等因素。此外,饮食习惯、肥胖、糖尿病、遗传等因素也会增加胆结石的形成风险。
患有胆结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胆绞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胆结石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弥沙状的胆结石,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溶解结石,改善胆囊排空功能,减少结石形成。手术治疗则主要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下胆道手术,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以选择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预防胆结石主要包括控制体重、饮食均衡、多运动等生活方式上的调整。此外,定期体检、避免长期过度节食、控制胆固醇摄入等也是预防胆结石的有效方法。
总之,弥沙状的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发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方法也可以有效预防胆结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