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通常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胃息肉根据病理性质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不同类型的胃息肉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胃息肉危害:
1.癌变风险: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癌变风险较低,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直径超过2cm的广基息肉。
2.出血、梗阻:胃息肉表面较为脆弱,在受到食物摩擦、胃酸侵蚀、胃蠕动等因素影响时,容易发生破溃、出血,导致呕血、黑便等症状。此外,当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引起胃的出口梗阻,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
3.影响消化功能:胃息肉的存在可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分泌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早饱等症状。
4.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对于某些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胃息肉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如果发现胃息肉,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病理性质等因素,判断其是否需要治疗以及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对于直径较小、病理良性的息肉,一般可以定期复查胃镜,观察其变化。对于直径较大、病理恶性或有恶性倾向的息肉,以及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息肉,通常需要进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
总之,胃息肉的危害与其类型、大小、数量等因素有关。如果发现胃息肉,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复查。同时,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有助于减少胃息肉的发生和发展。
-
-
胃息肉检查
早期胃息肉无明显症状,随着息肉生长,可引发上腹隐痛、腹胀等病症。此时及时就医,做好胃息肉检查,能够完成胃息肉诊断,确诊病情后以便做好内镜切除、外科手术切除等治疗手段,避免胃息肉发展引发更恶劣危害。 详细»
-
-
割了肠息肉和胃息肉
割除肠息肉和胃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手术,下面将从手术过程、术后护理、饮食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解答。一、手术过程1.麻醉:手术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2.切除... 详细»
-
-
胃息肉切除后胃疼
胃息肉切除后胃疼可能与手术创伤、胃酸刺激、胃痉挛等有关。-手术创伤:胃息肉切除时,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术后可能会出现胃疼。-胃酸刺激:术后胃黏膜处于修复阶段,胃酸可能会刺激受损的胃黏膜,引起胃疼... 详细»
-
-
胃息肉复发胃反酸烧心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上长有的良性病变,通常无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胃息肉可能会导致胃反酸和烧心等不适症状。首先,胃反酸是指胃酸和消化液进入食道,导致食道粘膜受到侵蚀,出现疼痛和不适。而烧心则是一种疼痛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