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胃里长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
胃息肉可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增生性息肉多发生于胃底和胃体,一般不会发生癌变;而腺瘤性息肉则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尤其是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癌变的可能性更大。
胃息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炎症、饮食、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胃息肉的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少数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胃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同时还可以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息肉的性质。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可以定期进行胃镜复查,如果息肉逐渐增大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对于直径大于1厘米的息肉,一般建议进行手术切除,以防止癌变。
胃息肉切除后,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还应定期进行胃镜复查,以监测息肉的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