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晓彦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皮肤科
水泡是皮肤表面局部皮肤组织因受到外部压力或摩擦导致炎症反应,继而形成液体囊泡的一种皮肤损伤。水泡通常是由于摩擦、灼伤、化学品接触或热烫伤等外界物理因素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水泡的形成是皮肤组织在遭受外部刺激后,为了保护伤口并促进愈合而产生的一种自然应激反应。
水泡的主要症状包括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和瘙痒感。水泡形成后,通常会出现瘙痒感,引起患者触摸或挠抓水泡,造成进一步的疼痛和不适。而且,长时间挠抓水泡也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加重症状。
破水泡后,应及时消毒,使破口干燥,加快愈合。治疗水泡的方法包括使用抗菌药膏和防水贴等外用药物,保持休息和避免摩擦。另外,药物治疗还包括口服抗生素和非类固醇消炎药等。
对于麻木的情况,通常是因为水泡区域的神经受到压迫或受损而导致的。水泡破裂后,局部的神经末梢也会受到刺激和损伤,引起麻木感。这种麻木感通常会随着水泡愈合和神经恢复而逐渐消失。
在预防水泡的形成方面,避免长时间的摩擦或压力作用,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工作者,应穿合适的鞋袜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以降低水泡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