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小儿内科
儿童容易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咽鼓管结构特点: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短、宽且平直,鼻咽部的病原体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
2.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3.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儿童时期腺样体容易肥大。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的功能,导致中耳负压增加,从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4.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
5.变态反应: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也可能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因素之一。
6.其他因素:腭裂、唇裂等先天性畸形,以及不正确的哺乳姿势、游泳时水进入鼻咽部等也可能增加儿童患分泌性中耳炎的风险。
为了预防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2.加强营养,提高儿童的免疫力。
3.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4.避免让儿童仰卧位喂奶,防止呛奶。
5.避免儿童长时间接触噪音。
6.定期带儿童进行耳部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疗。
如果儿童出现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被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等等。在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多发于儿童。一般来说,儿童出现了分泌性中耳炎后,其上呼吸道... 详细»
-
-
咽鼓管堵塞,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堵塞和分泌性中耳炎是相互关联的耳部疾病,它们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局部黏膜收缩剂或鼻腔应用激素类药物,如鼻喷激素,例如糠酸莫米松或氟替卡松喷鼻来... 详细»
-
-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通常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腔内积液而引起。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或中度的分泌性中耳炎,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和去充血剂等药物来... 详细»
-
-
分泌性中耳炎的饮食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耳疾病,主要由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积液和中耳黏膜炎症。饮食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关于分泌性中耳炎饮食的建议:1.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 详细»
-
-
怎么预防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粘液、渗出液。分泌性中耳炎在小孩中较为多见。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因为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