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关节与骨病外科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主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而引起的。它会导致手部麻木、刺痛、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以下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流程:
1.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以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
2.临床检查:医生会进行手部和腕部的检查,包括感觉、运动、反射等方面。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Tinel征:用手指轻叩腕部正中神经分布区域,如出现麻木或刺痛感,则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正中神经受压。
-Phalen征:让患者将手腕弯曲90度,持续1分钟,如出现手部麻木或刺痛感,则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压迫试验:用手压迫腕部正中神经,如出现手部麻木或刺痛感,则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腕管综合征。
-屈腕试验:让患者将手腕弯曲90度,持续60秒,如出现手部麻木或刺痛感,则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腕管综合征。
3.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肌电图检查等,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正中神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程度。
4.影像学检查:如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手部疾病,并了解腕管内的情况。
综上所述,腕管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询问、临床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如果怀疑患有腕管综合征,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