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晚上低热是指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但略低于正常体温。通常来说,正常的体温范围是36.5°C至37.2°C。
在晚上低热且白天正常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求医。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感染:一些感染性疾病的体温呈现出夜间增高的特点,例如结核病、脓毒症、淋巴瘤等。
2.贫血:由于贫血导致的供氧不足,可能使体温在晚上略有升高。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等内分泌疾病可能造成体温的波动。
4.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体温波动。
5.药物反应或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体温的调节,导致晚上低热。
为了确定晚上低热的具体原因,建议及时就医,尤其是当出现其他症状时,如畏寒、头痛、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以确定疾病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最后,在就医前不要盲目服用药物或耽误治疗时机,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
持续低热
持续低热是指体温持续在正常体温范围,36.3-37.2摄氏度略微升高,但没有出现明显的发热症状。一般来说,持续低热是指体温持续在37.2摄氏度以下,持续时间超过2周。持续低热可能是机体在抵抗疾病或感染... 详细»
-
-
低热后便血
低热后便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进行系统的评估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低热通常指的是体温略微升高,介于37.5℃至38℃之间。低热可... 详细»
-
-
肺结核低热
肺结核常常出现低热的表现,多表现为午后潮热,是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来的肺部组织炎性病变,症状包括低热、咳嗽、咳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肺结核的治疗包括抗结核的药物和对症支持的药物治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