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肛肠外科

外血栓痔疮1cm以上

来源:医联媒体

外血栓痔疮是指在肛门外部形成的血栓,是痔疮的一种类型。痔疮是指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一、病因

1.久坐久站: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形成血栓。

2.便秘:排便时用力过度,会增加肛门周围的压力,容易导致痔疮的形成。

3.饮食不当: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容易形成痔疮。

4.妊娠和分娩:妊娠和分娩会增加腹压,影响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容易导致痔疮的形成。

5.其他因素:如肥胖、腹泻、长期咳嗽等,也会增加肛门周围的压力,容易导致痔疮的形成。

二、症状

1.肛门疼痛:肛门周围出现疼痛,尤其是排便时疼痛加剧。

2.肛门肿胀:肛门周围出现肿胀,触摸时感觉疼痛。

3.肛门出血:排便时出现鲜红色血液,有时会附着在粪便表面。

4.肛门瘙痒:由于肛门周围分泌物增多,会出现瘙痒症状。

三、诊断

外血栓痔疮的诊断主要通过肛门指诊和视诊进行。医生会通过肛门指诊检查肛门周围是否有肿块、压痛等情况,通过视诊检查肛门周围是否有红肿、出血等情况。如果怀疑有其他肛肠疾病,可能还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等进一步检查。

四、治疗

1.保守治疗:包括改善生活习惯、饮食调整、局部热敷等。

2.药物治疗:如局部使用痔疮膏、栓剂等,可以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血栓切除术、痔切除术等。

五、预防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2.饮食调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长时间蹲厕所,避免用力排便。

4.注意肛门卫生: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总之,外血栓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避免病情加重。如果出现肛门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可以预防外血栓痔疮的发生。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