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心理科
思维松弛是指思维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以致使人感到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不易理解,严重时,可以发展为破裂性思维。
具体来说,思维松弛的主要表现包括:
-思维速度减慢:思考问题的速度变慢,反应迟钝,不能迅速回答问题或做出决策。
-思维内容贫乏:思维内容贫乏,缺乏新的想法和观点,常常重复同样的话题或行为。
-缺乏主动性:缺乏主动性,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或工作,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连贯性差:思维不连贯,不能将不同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导致语言表达困难。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难以保持对某个任务的专注。
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这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尽早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
思维迟钝是怎么回事
思维迟钝,也被称为认知障碍或智力下降,是指一个人的思维、记忆、理解、判断、决策等认知功能出现明显的下降。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1.生理因素:例如,随着年龄... 详细»
-
-
思维散漫是怎么回事
思维散漫,也被称为注意力不集中或思维跳跃,是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思考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走神或者在多个话题之间来回跳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1.生理原因:大脑疲劳、缺乏睡眠、营养不良等生... 详细»
-
-
思维中断是怎么回事
思维中断是指在进行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或者信息整合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思维的突然停顿或中断。这种中断可能由外部因素引起,比如突如其来的噪音、干扰、意外事件或者内部因素,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 详细»
-
-
思维破裂是怎么回事
思维破裂是一种严重的思维障碍,指的是患者在思考问题时,思维过程破裂,无法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导致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严重的精神疾病中,但也可能与其他神经系统... 详细»
-
-
思维松弛是应该怎么样预防
思维松弛是一种精神状态,指的是人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自己的思维变得迟缓、迷糊、散漫,或者产生一种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影响到个人的工作效率、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预防思维松弛是非常重要的... 详细»